top of page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毛乌素沙地形成年代、物质来源和干湿变化模式研究

175326586030443557.jpg

    亚洲沙漠的形成、物质来源、环境演变及其动力机制既是地学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毛乌素沙地东西两侧被黄河夹持,南与黄土高原接壤,是中国境内分布最靠东南的大沙漠。与中国西北和北部其它沙漠相比,毛乌素沙地气候湿润,因此其形成时代可能最为年轻。由于其特殊且关键的地理位置,对其形成演化的研究不但能够深化中国沙漠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而且还能为东亚夏季风变化以及黄土粉尘来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然而过去毛乌素沙地的古环境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边缘地区,缺乏位于沙地腹地的贯穿风成沙地层的完整记录。本项目拟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区域进行岩心钻探,在沉积学、高分辨率年代学、物源分析和古环境重建研究基础上,从多圈层相互作用角度和流域尺度系统认识毛乌素沙地的形成过程、物质来源和干湿变化,从而深入认识中国沙漠格局形成时代与机制和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的周期与相位变化两个前沿科学问题。

碰撞以来古地理格局与构造地貌过程

20471421905818370.jpg

    青藏高原又被称为 "世界屋脊 "和 "亚洲水塔",是亚洲水系的重要发源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青藏高原隆起对新生代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升重组了亚洲气候,使其从全球行星风系统主导的气候模式转变为区域季风气候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演变、河流系统重组和地貌变化也随之发生。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恢复高原的古地理格局和地貌过程,了解羌塘山、呼日勒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的古地理背景。该项目对于全面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环境资源,指导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机构: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等。

上新世-第四纪气候变化对非洲南部地貌演化的影响一以林波波河和赞比西河的演化为例

225165940523921095.jpg

    评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在河道内切中的作用是地球科学邻域的基本问题。然而,想要揭示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面临巨大挑战。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林波波河和赞比西河等南部非洲河流地区的构造活动十分有限,为探索新生代晚期气候变化对河流侵蚀和演变的影响提供了绝佳机会。
IODP 围绕非洲南部大陆钻探的岩心具有捕捉上新世以来主要河流演变事件的巨大潜力。在本项目中,我们致力于确定这些岩芯沉积物的堆积速率和产状变化。此外,我们还对林波波河和赞比西河的流域进行了产状和地貌研究,并将这些记录与已有的上新世-更新世古气候记录进行比较,以探索气候变化对河流侵蚀和排水区调整的作用。
参与机构:兰州大学、中国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南非大学。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干旱化历史及重大古气候事件

513471300213860849.jpg

    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区在北半球分布最为广泛,其形成和演变历史是古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查明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原因和历史对于评估未来干旱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下风向地区的主要沙尘源区。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柴达木盆地干旱化的开始和演变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试图通过多种手段解决该问题。
    在本项目中的主要工作包括: 
    1. 结合古地磁测年、化石组合测年和锆石U/Pb绝对测年,为调查序列建立可靠的年龄模型。
    2. 分析沉积面(与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和古气候指标(粘土矿物组合、蒸发盐类型、孢粉、蚀变化学指数、叶蜡长链烷烃的碳和氢同位素、TEX86)。我们期待这些结果能够揭示新生代干旱化的历史和盆地的重大气候事件,并与冰量记录、二氧化碳记录和构造事件等一系列古记录进行对比,探索其驱动机制。
    3. 分析上新世-第四纪早期长链烷烃氢同位素的空间变化,揭示盆地水汽来源的历史。

亚洲中纬度地区上新世大空间降水重建与区域对比研究

542758439020655280.jpg

    上新世(5.3-2.6Ma)是最后一个既有高温又有高浓度大气二氧化碳的漫长时期。这些条件与当前的高二氧化碳和全球变暖趋势相似,因此研究上新世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于评估气候和应对温室气体浓度的逐渐增加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沉积物很容易被后来的沉积过程(如流动力和风动力的侵蚀)清除,气候重建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检索高分辨率的沉积物序列,以反映过去的气候条件。
    海洋和湖泊沉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精细沉积分辨率。因此,该项目利用海洋和湖泊档案重建上新世的降水和温度记录。通过整合亚洲西南部、中部和东南部的陆地和海洋古气候记录,了解上新世期间高纬度(冰盖)和热带(日照和ITCZ)的作用力对整个亚洲的中纬度降水的影响。

bottom of page